- 1 緒論(p.1)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p.1)
 - 1.2 研究對象及内容(p.10)
 - 1.3 研究方法及本書的框架結構(p.15)
 - 1.4 基本概念(p.16)
 
 
- 2 文獻綜述(p.25)
- 2.1 企業治理模式研究綜述(p.25)
 - 2.2 家族企業治理模式與公司績效的研究綜述(p.43)
 - 2.3 家族企業不同治理模式與公司績效關係的研究綜述(p.53)
 
 
- 3 家族企業治理模式的理論基礎(p.70)
- 3.1 代理理論———利他行爲的嵌入(p.71)
 - 3.2 信任理論(p.74)
 - 3.3 資源基礎理論(p.80)
 - 3.4 交易成本理論(p.84)
 - 3.5 本章小結(p.90)
 
 
- 4 不同治理模式下股權結構的演變(p.92)
- 4.1 家族控股股東及其形成(p.92)
 - 4.2 大股東的監督機制及影響因素(p.97)
 - 4.3 不同治理模式下大股東監督差異的理論分析(p.105)
 - 4.4 檢驗設計(p.114)
 - 4.5 檢驗結果及分析(p.118)
 - 4.6 案例分析(p.128)
 - 4.7 本章小結(p.133)
 
 
- 5 不同治理模式下高管持股激勵的演變(p.134)
- 5.1 高管持股激勵的形成機制(p.134)
 - 5.2 高管持股激勵效應(p.138)
 - 5.3 影響高管持股激勵效應的因素(p.143)
 - 5.4 不同治理模式下高管持股激勵差異的分析(p.146)
 - 5.5 檢驗設計(p.151)
 - 5.6 檢驗結果及分析(p.153)
 - 5.7 案例分析(p.158)
 - 5.8 本章小結(p.163)
 
 
- 6 不同治理模式下董事會結構的演變(p.165)
- 6.1 董事會特徵(p.166)
 - 6.2 董事會職能(p.171)
 - 6.3 家族企業董事會的形成(p.175)
 - 6.4 影響家族企業董事會構成的因素(p.181)
 - 6.5 不同治理模式下董事會職能的比較分析(p.186)
 - 6.6 檢驗設計(p.191)
 - 6.7 檢驗結果及分析(p.193)
 - 6.8 案例分析(p.198)
 - 6.9 本章小結(p.203)
 
 
- 7 家族企業治理模式轉變的對策(p.205)
- 7.1 本書的主要研究結果及觀點(p.205)
 - 7.2 政策性建議(p.208)
 
 
- 參考文獻(p.237)
 - 附錄(p.253)
 
20世紀末以來,民營經濟憑借其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上的優勢,在中國經濟領域取得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體之一,民營企業的發展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經過從國民經濟的“補充”到“重要組成部分”,從“限制、利用”再到“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經濟正日益成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 作者 | 畢艷杰 | 
|---|---|
| 出版社 |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 
| 內文頁數 | 270 | 
| 內文尺寸 | 18K-170x230mm | 


燈籠魚網路書店
- 全館滿1000元免運,不滿1000元,每單酌收100元運費
 - 燈籠魚進入印製流程後不接受取消訂單,下單前請務必確認購買內容
 - 若有特殊狀況需要取消或更改訂單,請與燈籠魚客服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