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第iv頁)
概説(第x頁)
中藥的起源(第x頁)
民間藥(第x頁)
本草書的沿革(第xi頁)
中藥性味的由來(第xv頁)
中藥名稱的由來(第xv頁)
中藥的採集與乾燥(第xvii頁)
貯藏與保存(第xviii頁)
中藥的修治與炮製(第xix頁)
中藥的調劑或製劑(第xxii頁)
中藥的化學成分(第xxv頁)
辭典本文(第1頁)
二劃(第1頁)
三劃(第8頁)
四劃(第36頁)
五劃(第64頁)
六劃(第103頁)
七劃(第127頁)
十劃(第151頁)
八劃(第156頁)
九劃(第183頁)
十一劃(第277頁)
十二劃(第321頁)
十三劃(第364頁)
十四劃(第389頁)
十五劃(第408頁)
十六劃(第425頁)
十七劃(第443頁)
十八劃(第456頁)
十九劃(第471頁)
二十劃(第476頁)
二十一劃(第487頁)
二十二劃(第494頁)
二十三劃(第497頁)
二十四劃(第498頁)
二十五劃(第502頁)
二十九劃(第504頁)
附錄(第xxx頁)
效用分類索引(第xxx頁)
治療病名索引(第xlvi頁)
中藥異名索引(第lxxxii頁)
中藥都是草、根、木皮、花、葉、果實,以及禽、獸、蟲、魚等自然界產物。把這些自然界產物利用到疾病治療上來的起源,是我們的祖先從困難中創造出來的。先民整日的勞苦,和大自然奮鬥,因尋求食物,從日常生活中累積下一部份經驗,知某種東西吃了會致瀉,某種東西吃了會嘔吐,某種能發汗,某種能解熱,傳說中的"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雖不一定真的有"神農"其人,然而卻是無量數的"醫術神農"身經的事實。
作者 | 盧宏民 |
---|---|
出版社 | 五洲出版有限公司 |
內文頁數 | 628 |
內文尺寸 | 25K-150x210mm |


燈籠魚網路書店
- 全館滿1000元免運,不滿1000元,每單酌收100元運費
- 燈籠魚進入印製流程後不接受取消訂單,下單前請務必確認購買內容
- 若有特殊狀況需要取消或更改訂單,請與燈籠魚客服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