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 【作者介紹】
017 《傷寒明理論》嚴序
019 《傷寒明理論》黃序
021 【本書作者】成無己
026 【中國醫學常識】黃家騁
026 【陰陽學說】 027【中醫古籍概論】
027 【七種學派】 029【分為以下幾大類】
029 【內經、難經類】 032【傷寒、金匱類】
035 【診斷、治療類】 038【病源臟象類】
038 【本草類】 042【方言類】
046 【內科類】 049【婦產科類】
050 【兒科類】 052【外科類】
054 【傷科類】 055【眼科類】
056 【口齒、喉科類】 057【針灸類】
059 【綜合性醫書類】 062【醫論、醫話類】
063 【醫案類】 064【叢書、全書類】
067 《傷寒明理論》嚴序
069 【卷上】發熱
070 【卷上】惡寒
072 【卷上】惡風
074 【卷上】寒熱
075 【卷上】潮熱
076 【卷上】自汗
078 【卷上】盜汗
079 【卷上】頭汗
081 【卷上】手足汗
082 【卷上】無汗
084 【卷上】頭痛
085 【卷上】項強
087 【卷上】頭眩
088 【卷上】胸脅滿
089 【卷上】心下滿
092 【卷上】腹滿
094 【卷上】少腹滿
095 【卷上】煩熱
096 【卷上】虛煩
098 【卷上】煩躁
100 【卷上】懊
101 【卷上】舌上苔
103 【卷上】衄血
104 【卷上】噦
106 【卷上】咳
108 【卷中】喘
109 【卷中】嘔吐
111 【卷中】悸
112 【卷中】渴
114 【卷中】振
115 【卷中】戰慄
117 【卷中】四逆
118 【卷中】厥
120 【卷中】鄭聲
121 【卷中】譫語
123 【卷中】短氣
125 【卷中】搖頭
126 【卷中】螈
127 【卷中】不仁
128 【卷中】直視
129 【卷中】郁冒
130 【卷中】動氣
132 【卷中】自利
135 【卷中】筋惕肉
136 【卷中】熱入血室
138 【卷中】發黃
140 【卷中】發狂
141 【卷中】霍亂
143 【卷中】蓄血
145 【卷中】勞複
147 【卷下】藥方論序
149 【卷下/諸藥方論】桂枝湯方
151 【卷下/諸藥方論】麻黃湯方
153 【卷下/諸藥方論】大青龍湯方
155 【卷下/諸藥方論】小青龍湯方
157 【卷下/諸藥方論】大承氣湯方
159 【卷下/諸藥方論】大柴胡湯方
160 【卷下/諸藥方論】小柴胡湯方
163 【卷下/諸藥方論】梔子豉湯方
165 【卷下/諸藥方論】瓜蒂散方
166 【卷下/諸藥方論】大陷胸湯方
167 【卷下/諸藥方論】半夏瀉心湯方
168 【卷下/諸藥方論】茵陳蒿湯方
169 【卷下/諸藥方論】白虎湯方
170 【卷下/諸藥方論】五苓散方
172 【卷下/諸藥方論】理中丸方
174 【卷下/諸藥方論】四逆湯方
175 【卷下/諸藥方論】真武湯方
176 【卷下/諸藥方論】建中湯方
177 【卷下/諸藥方論】脾約丸方
179 【卷下/諸藥方論】抵當湯方
《傷寒明理論》
【嚴序】
餘嘗思歷代明醫。回骸起死。祛邪愈疾。非曰生而知之,必也祖述前聖之經。才高識妙。探微索隱。研究義理。得其旨趣,故無施而不可。且百病之急。無急於傷寒。或死或愈。止於六七日之間。十日以上。
故漢張長沙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撰為《傷寒論》數卷。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為醫門之規繩。
治病之宗本。然自漢逮今。千有餘年。唯王叔和得其旨趣。後人皆不得其門而入。是以其間少於注釋。闕於講義。
自宋以來。名醫間有著述者,如龐安常作卒病論。朱肱作活人書。韓祗和作微旨。王實作証治。雖皆互有闡明之義。然而未能盡張長沙之深意。
聊攝成公。家世儒醫性識明敏。記問該博。撰述傷寒義,皆前人未經道者,指在定體分形析証。若同而異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辯之。釋戰栗有內外之診。論煩躁有陰陽之別。譫語鄭聲。令虛實之灼知。四逆與厥。使淺深之類明。始於發熱。終於勞複。凡五十篇。
目之曰:《明理論》。所謂真得長沙公之旨趣也。使習醫之流。讀其論而知其理。識其証而別其病。胸次了然而無惑。顧不博哉。
餘家醫業五十載。究旨窮經。自幼迄老。凡古今醫書。無不涉獵。觀此書義理燦然。不能默默。因序其略。
歲在壬戌八月望日錦山嚴器之序。
黃家騁文字整理《傷寒明理論》
黃序
《傷寒明理論》四卷,是一部中國醫學著作。金•成無己撰。約刊於1156年。是《傷寒論》的註解之作。有部份抄本題為嚴器之作,經考證應該是傳抄造成的錯誤。
卷一至三,扼要地辨析了傷寒50種證候的病象和病理,「使習醫之流,讀其論而知其理,識其證而別其病,胸中了然而無惑」(本書嚴器之序)。
卷四專論方藥,選《傷寒論》常用方20首,強調配伍制使的關系,並以經典醫著結合個人體會加以分析。
對於《傷寒論》的50個證作了分析此較。附方論一卷,論仲景方20首的方義。
《傷寒明理論》作者對傷寒論研究很深,縱橫無際,得心應手,故能深明其理,撰成此書。
本書為學習《傷寒論》的補充讀物。現存宋、明、清十多種刻本、及《古今醫統正脈》、《中國醫學大成》本。
它以《傷寒論》為底本,依證症作為分類,整理傷寒論的條文與方劑,再加上自己的心得而寫作而成。其中多引《內經》為根據,會通《內經》與《傷寒論》,為後世註解《傷寒論》的先驅。
近代刊本,由錢超塵、黃作陣兩位先生親自做考證,點校過程中,以北京國家圖書館所藏宋景定辛酉建安慶有堂新刊本為底本,以明《古今醫統正脈全書》(該書刻印于明萬曆二十九年即1601年,簡稱《醫統本》)為校本進行點校。
本次點校意在將此珍稀之本公諸於世,以供同好學習研究之用。
本書以保存本書原貌為目的,故凡通假字(如佗通「他」、「陀」等)、古今字(如府同「腑」、藏同「髒」、畜同「蓄」、差同「瘥」等)一仍其舊,注中擇其要者簡要說明;異體字為便於讀者易明,一般徑改為正字;明顯屬於形近而誤者(如成與戍、暍與喝等)改為正字,並出校注;書中凡「丸」均作「圓」,乃避宋諱改字,今為保持本書原貌,不作改動,更好地為後來學者展示了原書的面貌。
《成無己》宋代山東聊攝(今山東陽穀)人,約生於北宋嘉祐治平年間,(1063或1066~1156年間,卒年九十餘歲)。後聊攝圍金兵所占,逐成金人。
成無己出生於世醫家庭,自幼攻讀醫學。他對《內經》、《難經》、《傷寒論》等古代經典皆有研究,尤其是對於《傷寒論》最為推崇。
他專利鑽研該書數十年,以《內經》、《難經》理論為依據,對該書進行了全面注釋,撰成《注解傷寒論》10卷,為現存最早全面注解《傷寒論》之作,對後世影響極大。另撰《傷寒明理論》4卷,將經典著作與個人心得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啟迪後學產生了重要作用。
作者 | 成無己 |
---|---|
出版社 | 大元書局 |
內文頁數 | 394 |
內文尺寸 | 25K-150x210mm |
系列套書 | 養生叢書 |
燈籠魚網路書店
- 全館滿1000元免運,不滿1000元,每單酌收100元運費
- 燈籠魚進入印製流程後不接受取消訂單,下單前請務必確認購買內容
- 若有特殊狀況需要取消或更改訂單,請與燈籠魚客服聯繫